節錄《陳安如的情境引導作文班》--爸爸媽媽,您家的孩子也有這樣的問題嗎?

1. 明明看很多書,面對稿紙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教學現場,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老師,我的孩子明明就熱愛閱讀,也看很多書啊!人家不是說看很多書,自然而然就會寫作嗎?」

通常,我會先反問家長:「您的小朋友都看那些書?」

在國小階段就能讀得下散文的孩子不多,大多是看「歷史故事書」、「偵探類小說」、「繪本故事」,這類符合他們年紀的書籍。

閱讀與寫作,可以說是有關係,也可以說是「沒關係」。

怎麼說呢?

閱讀,是建立背景知識,讀得多,懂得也自然多。但是寫作,需要方法。

我們也確實可以藉由「閱讀」來增強自己的寫作能力。

但問題是,二到四年級的孩子應該很難讀得下劉墉、琦君、龍應台這些作家的文章吧?

既然,閱讀得多,也不一定會寫作文,那就不用閱讀了吧?

錯!大錯特錯!

比較正確的說法是:當孩子寫作能力到達一定水準時,閱讀會幫助他,在下筆時能用不同的觀點角度切入,他能舉的例子會更多,他也能夠引用更多不同的想法在他的作文之中。

但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孩子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時」才有辦法做到。

2. 我的孩子很會寫作文,但造句卻常被老師打叉叉,該怎麼幫他?

在教學現場,我們確實發現到許多孩子有這類的問題:「很會寫作文的孩子,在校作文比賽得第一,但竟然不會寫日記?」、「作文寫得漂亮的孩子,閱讀心得寫不出來!」、「我的孩子作文充滿想像力,結果造句一蹋糊塗!」

首先,要確定的是孩子是哪部分出問題。如果程度真的不好,語感很低的孩子,我們需另外處理。

就一般的孩子而言,他們是很容易被「專業術語」框架住的,這也是為什麼要一再提醒爸爸媽媽絕對不要用生硬難懂的詞彙跟孩子溝通。

因為孩子的認知中:

作文、造句、閱讀心得、小日記,是不同的耶!

「寫作文,我會啊!但是造句,造句是造句耶!就是……造句子啊!很難耶!」

「閱讀心得,要寫什麼?寫心得耶!我沒有心得啊!」

當爸爸媽媽耐住性子跟孩子解釋心得就是「心有所得」,「心裡面有感覺」時,

孩子會覺得:「我心裡面就是覺得閱讀很無聊啊!我的心得就是不好看,很無聊!」

「小日記就是記每天發生的事情啊!可是我每天都發生一樣的事情耶!」

當孩子面對造句時,比方說:「一面……一面……」的造句,孩子可能會寫出:「我一面吃飯,一面看電視。」

然後回家時,您可能會看見這樣的造句被打個大叉叉,問題出在哪裡呢?

孩子的句子沒有錯啊!老師會告訴孩子:「我覺得你沒有寫完,所以打叉。」

該怎麼辦呢?

這時,爸爸媽媽不妨用孩子聽得懂的話,說出您的「要求」即可。

您只要告訴孩子:「每一句造句,你都得寫超過25個字。」這樣,孩子為了達到25個字,就必須動腦筋「加油添醋」,也不至於發生「結構完整,卻被打叉的問題」了。

3. 我的孩子作文寫得很美,但是一旦提筆寫作總要花上三到四小時,才能完成一篇作文,寫作文「慢慢寫」真的沒關係嗎?

如果孩子是進行創作,構思他的作品,那「慢慢寫」當然沒問題。

但是我們今天要面對的是最現實的考量:考試。

幾乎所有學校的作文考試時間都是50分鐘,有些私立學校更狠,作文和國文綁在一起考,真正讓孩子寫完作文的時間根本不到35分鐘,完全是用寫國文考卷剩下的時間來完成作文。

那麼,我們還能讓孩子慢慢寫嗎?

要讓孩子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作文,最重要的還是:練習。

有練習寫作的學生,跟沒有練習寫作的學生,確實會有很大的差異。

我們可以說,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文是一種刺激思考力、創造力的方式。如果總是讓孩子慢慢想、慢慢寫,他就無法被訓練成看到題目就可以馬上聯想到有哪些詞彙可以運用,也無法從詞彙聯想到完整的句子,更難聯想到下一個句子該怎麼連結。所以,限定時間寫作是很重要的。

但我們也不能「一次到位」地告訴寫得慢的孩子:「你從現在起,50分鐘內你就得寫完400字。」

我們還是得循序漸進式地幫助孩子。

請先買一個計時器回家吧!真的很好用!

也許他一開始必須花上3小時才寫得出400字的作文。我們幫他計時,先讓他從2.5小時完成400字。再來2小時完成400字,再接著1.5小時完成400字。最後濃縮到1小時完成400字。

這期間約莫一個月的訓練,一星期寫一篇,一次又一次的進步,您會看得到孩子的改變!

4. 我的孩子都不懂「起承轉合」怎麼寫,我自己該怎麼教他「起承轉合」呢?

親愛的爸爸媽媽,剛開始教孩子寫作文,絕對不要用「起承轉合」去教喔!起承轉合的概念,不妨等到孩子已經國中了,寫作文的能力也都達一定水準時,再去教他也不遲(不過當他都已經有一定的水準時,又何必說呢?)

寫作文,絕對不是您告訴孩子,起承轉合要怎麼寫,每一段要有哪些重點一定得寫到,孩子就能寫出精釆的作文的。

如果一開始面對作文,我們就塞給孩子「專業術語」,恐怕孩子無法吸收,也更會產生排斥感。

當我們在教作文時,我們會講「開頭」怎麼寫。然後中間的內容,我們把它分兩段,再寫一個「結尾」就好了。

5. 我的孩子面對稿紙常常半個字都寫不出來,要怎麼辦呢?要怎麼讓他「開頭」呢?

開頭有很多種寫法,但針對目前二到四年級的孩子,尤其剛開始接觸作文的孩子,我們要先鼓勵他們:「想到什麼寫什麼。出現在腦袋的第一個想法,把它寫下來。」

等到孩子開始對作文感興趣或覺得對寫作有信心時,我們就得換個方式:「腦袋裡出現的第一個想法,請拿掉!請努力再想想,更特別的開頭。」

等到孩子越來越棒而且開始懂得什麼是轉化法時,我們再告訴他們:「開頭一定要用譬喻法加上轉化法寫出來喔!」

教學不能是用同一套模式,更不能不管初階或進階都用同一套標準。

我們應該針對孩子的程度以及用他們所能理解的詞彙去「跟他們說話」。絕對不要心急於一開始帶孩子寫作文就告訴孩子:「你第一段要特別喔!出現在腦袋的第一個想法要拿掉喔!一定要用修辭法喔!」

這樣您的孩子只會開始害怕寫作、抗拒動腦、懶得提筆。

因為:寫作文怎麼會那麼麻煩啊!

更糟的是,如果您的孩子剛好個性要求完美,而且又剛好有點龜毛,再加上爸爸媽媽一開始就嚴格要求孩子字數要夠、運用修辭……。不好意思,您的孩子很容易變成:坐在書桌前對著稿紙發呆一小時也寫不出半個字的孩子。

這類型的孩子不寫,不是因為他們不會,更不是因為他們「懶」,而是因為他們太要求完美,非要寫出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佳句,才肯放過自己。

才小學,何必呢?

先讓孩子學會勇敢表達」先讓孩子感覺到我們肯定他們所寫的內容,當他們覺得自己被「肯定」了,他們會熱切地想要表現得更好,一次又一次,他們會越做越好的。

但請爸爸媽媽絕對要記得:在孩子對自己的作文信心仍不夠時,或他還是抗拒寫作時,請不要回送他一篇批改得「滿江紅」的作文。

這樣,會很難救回來喔!

arrow
arrow

    study2015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