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竹高中:從三創培力出發,看見世界

綜觀新課綱最大的變革在於必修課減少,多元選修課變多,而且每週多出了二至三節的彈性學習時間,留給高中生更多探索興趣、自主學習的空間。這樣的改變,讓學生在原先的學習固本外,更增加專題式學習、多元探索興趣的機會。

「除了升學之外,學校還能給孩子什麼能力?」高雄市立路竹高級中學的老師們經過8年思考,從「百業達人」課程到三創培力,結合在地產業,培養孩子樂活敬業的態度,從偏鄉放眼全世界。

以文化軟實力,加值在地產業 

路竹高中老師王麗月分享,由於學校位處偏鄉,眼看學習成就低的孩子不知為何而學,學何所用,對自己的家鄉也漠然無知,雖然家就在二仁溪旁,卻不知道河川發生了什麼事。
「正因為這樣的狀況令人憂心,讓我們從102年開始推動文化行腳,希望帶孩子一起了解在地的歷史人文與產業,在累積三年的經驗後,才逐漸摸索出百業達人的課程樣貌。」王麗月老師說道。

於是,在107年規劃校本課程時,為了讓孩子對於跨域知識勇於探索、對於生活領域充滿感知,對生涯發展具備自信,所以將這項課程名稱改為「三創達人」,將路竹高中過去獲得頗大迴響的文化、科技、英文與創意地圖、三創等特色課程一併納入。

六大素養,培養寬廣的國際視野

王麗月分享,從百業達人到三創達人,重點都是為了培養六大「素養」,包含:「在地力,鄉土心」、「科技人,人文心」、「適應力,國際觀」,並讓孩子「做什麼,像什麼」,具備「行動力,能創新」,並打造「高中生,職能強」的跨界學習者,以高中的「智能」學習出發,融合職場「職能」基本概念,以便未來和大學、科大順利接軌。

從課程規劃來看,從著重新住民關懷的「文化達人」,與在地生態奈米產業聚落合作的「科技達人」,都讓路竹高中的學生雖然不在都會區,卻能「就地取材」,從異國文化中培養同理心與寬廣視野,透過在地優勢產業一窺全球科技趨勢,並結合英文簡報達人、創意地圖與三創的培力下,培養未來競爭力。

從早先一心為升學鋪路,到回過頭來,帶著孩子一起關注眼前擁有的資源,讓路竹高中在2017高中職創意創業個案榮獲佳績,以「茄白精靈」榮獲佳作、「路竹四寶」更拿下第一名。

「這些成果,除了透過跨界學習,也充分連結在地達人、區公所等外在資源,並在發揮團隊合作精神、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與執行力後,完美行銷了自己的家鄉。」王麗月說,原本只是希望給偏鄉孩子一個揮灑的舞台,孩子的表現卻閃亮了大人的眼睛,讓參與的老師也深受感動。

課程要能由小見大,也要能由大縮小

值得一提的是,三創達人開設在高二,主要是在高一時善用校內外資源,提供學生探索的機會,透過高二的校本必修後,在高三進行多元展能。「為了顧及個別孩子的學習狀況,以及未來升學或就業等不同需求,課程設計既要能『由小見大』,也得『由大縮小』。」王麗月說明,由小見大是讓孩子透過課程培養思考能力,見微知著,由大縮小則是指這些內容除了放在校定必修的2學分外,也希望能打散到各科中,與各科目達到橫向與縱向的連結。

「讓每一分資源都用在刀口上,給孩子不一樣的學習。」王麗月點出所有參與老師的心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udy2015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